釩氪菌⚝ Rikka=Ketayama

 It's a long way to wisdom,
but it's a short one to being ignored.

Alternative Blog
vanakrypta.blogspot.com

© 釩氪菌⚝ Rikka=Ketayama | Powered by LOFTER

//雜論 : 死亡/熵/終結



//

眾人皆知, 人生的終結為死亡, 縱然數千萬種死法, 其結果卻是近似統一的------身體與精神的分離, 或者是說, 精神的秩序消散而回歸於環境的高熵狀態. 然而在人活著的時候, 對死亡的不同態度, 卻可以使我們對這種"前死亡現象"展開一些討論.

人類與其他脊椎動物一樣擁有比較複雜的神經系統. 這種神經系統不僅驅使動物趨利避害, 而且還生成了一種有關自我的意志. 這就是說, 雖然不是所有的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都足以支撐一種完整的自我意識, 但是所有感官與動作之間的迴路將被集中在一個統合中樞, 而這個中樞則按照一定的規則指定行動策略, 從更高的層面上(而不僅僅是行為上的趨利避害)維持生物的生存.

這便是所謂的求生本能. 這種本能也是漫長的過程中被自然選擇強化而來的, 在經過比較多的選擇進化的哺乳動物身上更是如此. 這種本能基於一種非理性的內在邏輯, 只要這種邏輯能夠維持下去, 生命就會不停地延續並且維持自己以及後代的活力. 這就是人類的求生慾的來源, 也是食慾, 性慾, 休眠欲的基礎驅動力. 求生慾包含一套正反饋迴路, 也就是所謂的"獎勵系統". 吃到好吃的, 與健康的異性交配, 以及得到充足的休眠的時候, 正反饋會歸於神經中樞, 使得中樞神經感到興奮和愉悅, 從而維持或者繼續制定類似的策略. 人類正是依靠這樣的正反饋的正常運作才得以存活於世. 同理, 受到傷害/面臨饑渴的時候的負反饋(諸如恐懼, 憤怒等心理感受也包括在內)也會影響到生存策略, 但是只有負反饋並不能維持生存.

而任何死亡的威脅都會被列入負反饋迴路當中, 除了死亡本身. 一切與傷害和死亡相關的痛苦(死前的痛苦, 或者是認知到他人死亡所產生的痛苦)都可以被預知, 感知, 但是只有死亡本身是無法被列入感受之中的: 因為死亡本身就是感受的解體. 這就造成了一個很有趣的"策略漏洞", 使得各種各樣的自發性死亡成為可能, 也衍生了許許多多對於死亡之前的經驗與死亡本身的看法和討論.

人類擁有一種"推理的死亡"的概念. 只有少部分擁有自我意識與較強歸納能力的動物才擁有這種抽象概念. 人們會察覺到同伴以及長輩會因遭遇野獸, 疾病, 飢餓和衰老而死去. 這些人從此無法再活動, 失去了呼吸, 只留下漸漸腐爛的屍體. 因為人們察覺到許多這樣的死亡, 我們不由得認為這樣的結局對於自己而言也是必然的. 我們通常是下意識地會將他人的死亡現象投射到自己身上. 因此, 雖然我們沒有體驗到死亡本身, 可是我們對於死亡已經有了一個預設的概念. 但是這樣的抽象的概念依然不是死亡的本身, 而是任何生命, 在時間上有起始和終結的生命對其終結的想象(也就是"死亡的面孔"). 我們因此擁有了"自殺""謀殺""橫死""病死"還有模糊不清的"自然死亡"等概念, 來歸類不同的導致死亡的事件.

可是死亡的本身依舊是未知的. 我們不能認知到死亡, 因為死亡本身就意味著認知的消解. 它正是認知的不可跨越的屏障. 死前的眾多事件或多或少都是可以被認知的, 唯獨這最後的認知的終結隱藏在屏障之後(屏障之後什麼都沒有, 其實更準確的表達是隱藏在屏障之內/之中). 因為死亡不被認知, 所以我們並不恐懼死亡這一事實本身, 而僅僅是恐懼"死亡的面孔", 也就是我們所謂"推理的死亡". 人類只是恐懼有一天自己將不復存在, 包括自己的一切記憶與認知都將消亡. 但是這就引來了一些虛妄, 表現為對死亡的過多的不必要的恐懼(超出對死前痛苦的恐懼本身). 我們需要認清以及修正我們對死亡的認知, 削弱"死亡的面孔"的可怖形象, 才能克服這種對於抽象死亡的過度恐懼.

然而另一方面, "推理的死亡"又是靈魂信仰以及諸宗教對於死亡的看法的誕生起源. 我們中的一部分漸漸變得無法接受這種死後的未知, 因此我們做出了一種假設推理, 認為死亡並不是認知的終結. "靈魂"這一概念因此產生. 我們假設死後我們的認知將脫離這個身體繼續存在, 或是流蕩在這個世界上, 或是到達彼處(譬如地獄或天堂). 誠然, 這也是對"推理的死亡"的虛妄的恐懼所造就的. 但是我們依然希望他人的精神(尤其是親人)能夠更久地留存於世, 直到自己的終結來臨. 如果單純從現象上講, 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行為, 但是確實是道德上可接受, 甚至被認可的(是所謂"親情"的體現之一, 雖然並不是所有文化對此都看法一致).

考慮到自殺: 這現象並非人類所獨有, 而要查明為什麼生命會逃避生命本身則非易事. 如果我問自殺者或者是有自殺傾向的人(無論是哪種, 他們都不認知死亡本身, 而僅僅是"死亡的面孔"), 他們的自殺理由通常會是:

1.太痛苦了(過量的痛苦導致對認知神經系統的壓力過載, 為了防止痛苦崩潰(通常痛苦崩潰這一事件本身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也是一種未知), 人們會轉而求助自己的生命的終結, 也就是死亡, 祈求死亡帶來的自身痛苦的終結). 正如上述所言, 這並非一種邏輯理性所得出的結論, 而是生命的本能邏輯, 也就是自我意志, 所得出的死亡結論. 佛洛依德稱之為"死亡的本能". 這種深層的生命邏輯也體現在我們在文藝上對於"死亡事件"或者"死亡概念"擁有審美的現象之中.

註: 有一個關於死亡本能的有趣的例子. C.P.Richter 在<動物與人類的猝死現象>中寫道, 在一次實驗中, 科學家將一些老鼠的鬍鬚剪掉, 然後把它們扔進裝水的水桶裡, 讓它們一直游, 直到淹死. 在實驗之前, 理論家Walter B. Cannon曾經預測老鼠會在"Fight or Flee"(鬥爭或逃跑)的緊張狀態下掙扎, 交感神經興奮, 直到最後精疲力竭死亡. 事實上的確如此, 但是這僅僅在豢養的鼠類身上發生了. 那些真正野生的鼠類會開啟無髓迷走神經的假死能力, 一動不動, 最大幅度降低一切新陳代謝, 最後於昏迷之中減少痛苦地死去. 實驗證明, 野生鼠類具有更強的"死亡本能." 這種死亡本能源於早期兩棲動物與爬行動物"假死本能", 以裝死來躲避捕食者的威脅, 但是它同樣減少了這類死亡的痛苦.

2.活著沒意思(生活對生命而言變得枯燥乏味). 這不是對死亡的推理, 正好相反, 它是對於生命的推理. 當我們面對長久的枯燥乏味(缺乏新鮮的感官上的刺激)的時候, 我們不由得推理未來也將會這樣, 而這將持續到永恆. 誠然這永恆也是虛妄, 因為人類在做出這種推理的時候通常不會意識到死亡的必然性. 因為預計到自身的生命不再會產出任何新的秩序, 人類將轉而尋求死亡.

3.死亡會使人擺脫某些抽象概念(如罪行), 或者, 獲得某些抽象概念(如榮耀). 有因為自己犯下了過大的罪行而悔過自殺的, 也有因為文化所標榜的"榮耀的死亡"而自殺的(比如說部分的日本武士切腹). 這就是更加複雜的概念性因由了. 在這種情況下, 死亡本身僅僅被看做是一種途徑, 而非結果本身(而這確實無法否認其作為結果本身的事實). 連"死亡的面孔"都被暫時地忽視, 自殺者轉而為死亡的面孔戴上了抽象的面具. 這正是"虛妄的虛妄", 然而這也是人類獨有的文化中的一部分.

4.逃避生命. 對生命的厭倦. 這兩者既包含了理由1中的內容(對痛苦的逃避), 也包含了理由2中的內容(不再有新的刺激, 因此厭倦). 但是在理由4中, 這種概念被進一步地抽象化了. 想象希緒弗斯的神話. 他被懲罰永遠推石頭上山, 然而石頭總是會滾下來. 這與死亡的面孔相反, 它同樣是"對生命的推理"的體現., 也就是我們對我們人生的未來的認知. 我們虛構出了永恆這一概念(同理由2的敘述, 我們無法在感知上體驗任何時間上的無限), 又虛構出"重複的痛苦"以及"無價值/無意義"等概念, 而這些概念組合在一起便成為了希緒弗斯的神話. 人們正是因為對這永恆的懲罰的虛幻恐懼, 從而轉向死亡, 雖然這一理由, 因其虛構(而非已然/潛意識的感受)性質的成分偏多, 並不一定構成強的自殺的動機, 反而更有可能構成抑鬱症(Depression,MDD)或者惡劣心境障礙(Dysthymia)的成因. 這種原因與理由1的區別是, 理由4只影響人類與其他擁有明確自我意識的動物, 而不會影響到精神複雜度低於人類的生物. 與理由2的區別是, 理由4更加抽象, 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礎才能產生.

//

但是我還是要再次強調一遍, 無論自殺者對死亡擁有何種認知, 死亡即是認知的終結這一事實卻是難以否認的. 這也就是說, 對死亡的認知死亡本身決不能混同. 如果人在肉體的消滅之後認知仍然不會消滅, 而會徘徊, 離去(去哪?你可以自由想象,但是最好不要對此抱有期望), 或是輪迴(Saṃsāra), 那麼這就相當於真正的本體意義上的死亡不會發生. 人們用這些概念替換了死亡.

還有一種解釋是從熱力學來解釋生死. 熱力學第二定律是統計性的, 是對現象的可能性分佈的宏觀預測, 因此它與任何已有物理模型沒有根源上的關聯. 廣義上來說, 一切生命都屬於一種低熵體. 它們從環境吸收有效的能量為自身保持秩序並且在時間上延續自己. 在地球上這就是, 受到太陽能量以及地熱能量供給的一切生命. 我們同樣可以認為人的意識, 或者說, 精神, 是一種秩序. 當這種秩序消亡, 回歸於環境的平均熱力學狀態, 熱力學的死亡就會發生. 曾經有人預計, 如果宇宙本身是個熱力學封閉的系統, 那整個宇宙一定會慢慢變化到熵最大的狀態, 使得一切能量都變為微觀, 宏觀的功(work)變為不可能. 熱寂(Heat Death)便是預測這種結局的理論. 但是根據我們對宇宙狀態的觀測, 這只有在宇宙以一定速率均勻膨脹的時候才會發生. 如果宇宙在達到熱力學平衡之前就坍縮, 熱寂不會發生. 如果宇宙過度膨脹, 最終使得星體之間的間隔過遠, 使得任何熱交換成為不可能, 就連熱寂也無法達成, 宇宙將被分割成無窮的熱力學封閉系統, 迎來另一種層面的死寂. 我們目前的觀測數據還無法預測宇宙的宏觀演化會選取這其中的哪一條路徑, 或許哪一條都不是, 超乎我們目前所有人的想象.

也就是說, 回歸於環境的熵就是我們的命運嗎? 看起來似乎是這樣的, 可是我們誰也不知道精神會終於何處. 我們不如承認精神去向的未知, 採取蘇格拉底的看法.

"現在我將要去死了. 究竟誰過得更好, 只有諸神知道. 我們走著瞧."

//

PS: 寫之前我真的不知道最近是清明節orz, 不過希望這篇我的思想備忘錄能夠對諸讀者有所啟發, 祝你們智慧鋒利!

评论(2)
热度(36)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